从即日起至11月底,重庆市市场监管在全市开展2025年“质安护农”行动,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农资产品制售假劣和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严守农资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1.聚焦重点区域
以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产业聚集区、农资经营集散地、批发市场、经销门店以及走村串户“游摊游贩”、电子商务平台等为重点领域,针对化肥、农膜、农用机械等农资产品,围绕春耕等农资产品使用旺季,强化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销售,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2.突出检查重点
重点整治不符合国家标准、假冒仿冒、掺杂掺假等农资产品,督促生产和销售企业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增强质量意识。生产单位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提高质量内控管理;销售单位建立完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严格按照使用性质销售产品,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合规使用农资产品;电子商务经营者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3.强化监督抽查
结合农时季节和农资产品使用特点,将农民消费者投诉举报突出、被新闻媒体曝光、近年来监督抽查不合格、问题隐患较多的农资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列为重点抽查对象,持续加大生产、流通领域市级监督抽查力度,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强制措施,严格按规定进行后处理,督促企业加强整改,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4.严查违法行为
按照“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的要求,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明示标准的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侵权假冒、价格欺诈、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涉农产品的违法行为,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农资市场安全稳定。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