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
卫生健康
中国三农发布:不用美国大豆,我们有底气!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丽丽 22594
中国三农发布:不用美国大豆,我们有底气!
针对近期美国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我国实行了反制措施。目前,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关税率已由此前的3%,提高至97%。
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美国挑起“关税战”的时候,大豆都会成为焦点。为啥呢?首先,大豆对中国人太重要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食物安全和膳食结构:大豆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约40%以上;豆粕则是生猪、家禽养殖的核心饲料原料,关系着养殖业的命脉。其次,中国进口大豆量实在太大了,2024年进口1.05亿吨,如此大的量,自然处于贸易政策变化的风口浪尖。再有,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
“关税战”对我国大豆市场有何影响?短期来看,对我国进口大豆供应和价格的影响较小。咱们中国自古就有一句成语:未雨绸缪。今年3月起,我国开始反击美国,对美国产的进口大豆加征关税,避开了美国大豆出口高峰期。而市场对此也早有预期,2025年1至2月,美国大豆进口量913万吨,占进口大豆比重的67.1%,同比上年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3月份加征10%的关税时,还预留了一个过渡期,对于3月10日前启运、4月12日前到港的货物可免于加税,所以,3至4月份还有一定规模的美豆到港。什么意思?在关税上涨之前,我们已经从美国进口了远高于去年同期的大豆,来保证我们今年的大豆需求。
至于加征关税以后,那大概率就不会进口美国的大豆了,而后期的这部分缺口主要由巴西大豆来补充。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在9000万吨左右,今年年初收获的巴西大豆预计出口量1亿吨以上,大部分都会进入中国。同时,还有来自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大豆出口,我国大豆进口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压榨需求。
从长期看,我国对美国的大豆依赖已明显下降,2024年从美国进口大豆2000多万吨,较高峰期下降1000多万吨。当前,大豆进口加工主要用于养殖业饲用蛋白原料和食用植物油。随着中国人口达峰和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低蛋白饲料技术推广,大豆进口量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咱们今年进口量预计将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吨。算大账,如果从其他国家进口数量不变,即使今后我们完全不要美国的大豆,缺口也才1000万吨,真不算啥。
当然,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也不是毫无影响。后期我国大豆进口成本或将小幅上升,豆粕价格也会高于上年。养殖业的成本可能会有一定程度增加,豆油价格也存在上涨空间。但考虑到全球油料供应总量充足,而且豆粕、豆油都有不少替代品,加征关税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也在预期范围内。
对于我国的大豆产业,这次加征关税也许正是一次发展机遇,利用美国大豆进口减少和可能的大豆价格上涨,促进国产大豆发展。在国家政策上,推进大豆和油料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给率。近期公开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中专门提到,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加速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目标之一就是推进国产大豆进入油用饲用市场,有效替代一部分进口大豆。
不用美国大豆,我们有底气!

来源:中国三农发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