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
水果坚果
云梦“数字食堂”托起学生幸福“食”光
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志国 20295
云梦“数字食堂”托起学生幸福“食”光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闵丽萍、王元源、赵文浩)近日,在云梦县黄香小学食堂里,学生们正享受着营养均衡的“三菜一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温馨场景,正是云梦县推进“数字食堂”建设、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与餐饮质量的生动缩影。

1743701795937.png

智能监管平台。聂杰杰 摄
近年来,为解决“学生吃得健康满意、家长安心放心”这一民生问题,云梦县以“校园餐”专项整治为契机,在全省率先搭建“校园食堂阳光智慧监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食材管理、消费管理、财务管理和“互联网+明厨亮灶”四个子系统,通过阳光采购、定制菜单、明厨亮灶等举措,全力打造智慧化、人性化的校园餐饮服务体系。
阳光采购,从源头守护“舌尖安全”
上午6时50分,云梦县吴铺中学食堂采购员盛汪洋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使用“智能电子秤”对供应商配送的土豆、胡萝卜、西红柿、猪肉等食材逐一严格把关、验收入库,称重后一键拍照,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生成电子签收单,全程高效透明。

1743701823292.png

“智能电子秤”验收入库。杨兴洲 摄
“以前靠人盯人,现在靠数据说话。”吴铺中学校长杨兴洲深有感触地说,如今通过平台下单,数据实时传输至电子秤,验收完成即刻生成电子签收单,形成了集网上平台下单、小程序接单、电子秤一键入库、二维码溯源于一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有了数字化的采购流程,不仅食材来源清晰可查,通过动态分析库存与需求,学校还能精准制定采购计划,减少食材浪费。
食材是“校园餐”的源头,只有把好入口关,才能让师生们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据了解,云梦县通过三方询价、磋商、招标等多种形式,筛选了296家供应商纳入云梦县中小学食材供应“白名单”进行统一管理,严格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机制,就像一道道“关卡”,杜绝了利益输送,保证采购规范、价格合理。此外,53所中小学校食堂换上了“智能铠甲”,电子秤、展示大屏、无线网络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确保食材来源可查、质量可控。
此外,云梦县纪委监委联合教育、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督查机制,推行“五员”责任制度,即监督员、管理员、采购员、库管员、财务员,实现食堂管理全流程责任到岗到人。
菜单定制,让每一餐都“暖心又暖胃”
肉沫豆腐、土豆烧牛腩、莴苣片烧肉、开胃菌鸡蛋汤……在黄香小学食堂,学生们正排队取餐。

1743701853577.png

学生排队领餐。程爱华 摄
“校园餐每周不重样,我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黄香小学三年级3班学生蔡雪姣笑嘻嘻地说。
“自从学校有了‘数字食堂’,孩子每天都盼着来学校吃饭,还会跟我分享食堂的美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在学校吃饱吃好,我们家长就安心满意。”学生刘予汐的爸爸刘昕说,这已是他第二次作为陪餐家长在学校与孩子们共进午餐了,感觉伙食挺好的。除陪餐外,他还会把菜谱和餐食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让其他家长了解。

1743701881123.png

学生们开心就餐。聂杰杰 摄
为做到尽“膳”尽美,不断提升校园食堂满意度,云梦县中小学校实行“陪餐制”,开展家长及校长、教师陪餐活动,加强有效监督;设置用餐评价二维码,推行“校园餐码上评”,实行“五星”量化评价,学生和家长借数字便捷通道实时监督、互动评价。截至目前,平台共收集评价建议1500余条,整体满意度达98%以上,这背后是大家对校园食堂的认可和喜爱。
如今,在云梦县实验小学,即便有学生离家很近,但依然会选择在学校吃早餐、午餐。这一转变的背后,得益于云梦县推行的“一周营养食谱”服务。
2月20日,该校成立膳食家长监督委员会,通过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精心定制校园食谱,并于每周日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公布下周的营养食谱,切实让学生“小餐桌”变成家庭“大厨房”。
“现在学校的伙食确实是越来越好了,我和同学都爱吃。”“孩子总夸学校饭菜香,我们也不用再奔波送饭了,真的是省心又省力。”……该校学生和家长纷纷为“校园餐”点赞。
同时,云梦县还在改进食堂管理模式、提升“校园餐”质量方面狠下功夫,频出实招,全力打造定制评价服务,通过让学生点评菜品、家长定制菜单等方式,解决部分学生不爱吃“校园餐”的问题,让学生享受幸福“食”光。
明厨亮灶,科技赋能“阳光后厨”
明厨亮灶让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云梦县职业教育中心,食堂工作人员每天上午为1200多名师生准备餐食的过程,都可以通过扫描食堂“阳光公示”二维码实时远程监督。
“食堂操作间各区域实行‘四色’管理,粗加工、果蔬、肉禽、水产各区分别对应黄、绿、红、蓝四种颜色,厨具也相应进行了颜色区分,有效避免了混用污染,确保食品安全。”云梦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文小勇介绍。
“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更是让后厨操作全程透明。记者扫码后,手机屏幕上清晰呈现出从食材的清洗、切配到烹饪、备餐的每一个环节。

1743701906475.png

家长陪餐。聂杰杰 摄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云梦县在“明厨亮灶”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校园“数字食堂”建设,依托高清监控、互联网等手段,实现“食材来源可溯、食材安全可检,后厨人员穿戴行为可判、操作过程可视,学校管理结果可量、群众感受可评”的智慧化食堂监管新模式,为学生就餐增设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不仅如此,智慧监管平台的量价分析和营养结构分析功能,就像专业的营养师,为优化膳食结构出谋划策,让学生们吃得更健康。财务管理也变得更加规范,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53所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成本均不低于膳食经费的60%,每一笔资金都用得清清楚楚,花得明明白白,有效杜绝套取和挤占学生伙食费。电子秤与消费系统的默契配合,实现自动计费、退款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食堂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目前,云梦县53所中小学已实现‘数字食堂’全覆盖,成效显著。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平台各项功能,推进‘互联网+营养健康’工程,为师生带来更多幸福,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迈向更高的台阶,让校园‘食’光成为大家心中最温暖的回忆。”云梦县教育局局长陈军华表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