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适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从1905年京剧《定军山》的华彩初鸣,到今日电影技术赋能京剧艺术,京剧与电影的融合始终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守正与发展、传承与创新。4月21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京剧电影工程”影片展映暨《满江红》《红鬃烈马》首映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月,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中国电影博物馆馆长黄晓伟,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部长冯志明,以及“京剧电影工程艺术指导小组”的京剧艺术家、戏剧评论家、音乐家和资深电影导演,参加京剧电影《满江红》《红鬃烈马》拍摄的艺术家和主演主创人员共同出席活动。
“京剧电影工程”是在中央领导的亲自倡导、推动下,在中央宣传部大力支持下,实施的一项国家级工程、历史性工程、德艺双馨工程、抢救性工程。北京国际电影节已连续十年持续呈现“京剧电影工程”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工程的重要展映活动,旨在将项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一一呈现。今年展映的影片为历年来最多,包括了《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大闹天宫》《九江口》等在内的21部展示京剧艺术极高造诣的影片,彰显了工程对于推动民族文化与京剧艺术发展的文化影响力与文化价值。
21部京剧电影集结
作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性重点文化工程,“京剧电影工程”自启动以来,在中宣部的支持下,历时十余载,汇聚全国顶尖京剧院团和艺术家,得到了相关省市宣传部门及京剧界、电影界的共同参与、积极配合。
在这项跨越时代的文化工程中,中影以“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在十余年间,持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主导出品发行了《红鬃烈马》《满江红》《四郎探母》《红楼二尤》《群英会·借东风》《文姬归汉》《九江口》等12部经典剧目,几乎以年均一部的创作节奏,竭尽全力助力构建规模巨大的京剧电影宝库。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月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中影还将集合自身宣传、发行力量,于4月底开始,率领全国119家控股影院发起全国范围内的京剧电影长线放映活动,不遗余力让更多群众看见京剧电影,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答卷。”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强调,从“京剧电影工程”出发,未来将继续深化与电影艺术的互联共创,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京剧艺术。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则指出,“从2011年‘京剧电影工程’启动,剧场到影院、线下到云端,‘生旦净丑’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唱念做打’转化为跨越代际的表达。”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动情回忆参演经历:“时代的进步,影视工业更是不断创新。我们这一代的京剧演员有幸在大银幕上留下我们的艺术风貌。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拍电影必须去芜存菁,更精致地呈现京剧四功五法的表演特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更以《满江红》主演身份分享感悟:“希望这部作品能够为我们的京剧艺术能够留下一点资料。”
《满江红》《红鬃烈马》首映礼名家荟萃彰显中华精神传承
京剧电影《满江红》讲述了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率军队抗击金兵,屡战屡胜、连战连捷,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朝廷捕杀,伴随《满江红》的壮烈诗篇,一代忠勇将士岳飞于风波亭慷慨就义的故事。
首映礼上,主演于魁智、李胜素等既分享了京剧电影拍摄与舞台表演不同,也讲述拍摄电影对京剧表演的启发:“舞台艺术是放大的,电影则是更自然、接近生活的表达,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对我们以后的京剧表演也非常有帮助。”复排改编张永和虽未出席,但寄来一封情深意切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岳飞的所作所为,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满江红》拍成京剧电影后,更加拉近了与时代的距离,使京剧电影《满江红》成为一部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好影片!”影片在映后获得观众热烈反响,有年轻观众表示:“没想到京剧电影可以这么震撼,岳飞慷慨激昂的唱段让我热泪盈眶,点燃我心中的浓烈的家国情怀”“京剧与电影的结合,让我们青年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京剧艺术,了解京剧文化。”
在京剧电影《红鬃烈马》首映礼上,“京剧电影工程”艺指专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电影导演萧锋等11位主创嘉宾见证首映礼,其中影片艺指专家、舞台版导演赵景勃,以及主演杜镇杰、张慧芳、魏海敏、倪茂才、侯丹梅、赵葆秀围绕影片的主旨思想、拍摄幕后,与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红鬃烈马》讲述了唐丞相王允之女王宝钏抛球选婿,球中薛平贵,在排除父亲阻拦后与薛平贵结为夫妻,并对爱情婚姻忠贞不渝,苦守寒窑,在经历一系列困苦后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
《红鬃烈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大胆创新,在拍摄中既保留了京剧的韵味,又适应了电影的表现手法,艺指专家、舞台版导演赵景勃认为京剧电影就是用现代的光影来记录京剧的经典,用最美好的视听托举当代艺术家的最佳表演状态。主演杜镇杰表示能参与“京剧电影工程”的拍摄,深感荣幸,“我在拍电影的时候,一直嘱咐自己一定要倾尽自己的所学,把京剧艺术的魅力记录下来。”主演张慧芳则分享表示,“电影记录的京剧程式化表演、手眼法步、唱念做打,是戏曲独有的表现方式,这是作为一个京剧演员需要传承的。”主演倪茂才则认为:“在AI时代,将京剧艺术以数字化形式保留,这是我们作为京剧人的一种骄傲,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新的体现和表现手法。”主演侯丹梅则感谢了众多拍摄时的幕后工作人员,“他们为京剧电影的孵化做了大量的工作,每一位老师都特别严谨,对我的表演也从头到尾一点点抠细节,所以参与拍摄我特别幸运。”而针对影片的拍摄中的细节,主演赵葆秀最后分享道:“京剧电影《红鬃烈马》涉及了许多京剧流派,这也是一种宝贵的传承,‘京剧电影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置了北京展映“嘉年华——京剧电影工程电影”单元,在大观楼电影院——中国电影的诞生地进行“京剧电影工程”十部京剧电影的展映活动。电影节之后,大观楼电影院和首都电影院将共同开展“京剧电影工程”21部影片长期定点放映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