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领域代表讲述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26592
生态环境领域代表讲述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

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潮新闻记者从见面会上了解到,5位生态环境领域代表围绕“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主题,讲述他们“十四五”期间在各条战线担当作为、奋斗奉献、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在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谷树茂分享了他在污染源监测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

近18年来,谷树茂始终坚守在监测一线,无论是轰鸣的车间、泥泞的沟渠,还是深夜的烟囱,都留下了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坦言,监测工作虽然艰苦,但自己从未退缩,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谷树茂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他强调,生态环境监测是反映美丽中国“颜值”的“镜子”,需要不断创新监测技术和方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744962449407.png

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记者刘晨茵摄

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设施监督二处处长杨义平,讲述了她作为核安全监督员的使命与担当。

杨义平负责监管三门核电厂、金七门核电厂等核电机组,全天候驻守在核电现场,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她表示,核安全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底线工程,容不得一丝疏忽。

杨义平强调,监督员的工作需要“包打听、跑断腿、婆婆嘴”,即主动获取信息、亲赴现场核实、及时报告并敢于指出问题。她认为,对核事业的热爱、忠诚、奉献和担当是支撑她坚守一线的信念源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胡京南,分享了他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胡京南长期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为京津冀蓝天保卫战和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科技支撑。他回忆道,2015年前后,京津冀秋冬季雾霾频发,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开展分析研判,最终阐明了污染的成因,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京南表示,科技创新为蓝天保卫战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将继续开拓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的“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袁慧,讲述了她守护一库碧水的经历与感想。

丹江口库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袁慧和志愿者们围绕守水护水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水质长期稳定。她表示,作为库区人,守护一泓清水是天大的事,要代代传承下去。自己也将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二级主任科员付怡然,介绍了他在环保执法领域的实践与体会。付怡然自2019年加入环保队伍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执法工作,多次参与监督帮扶工作,累计帮扶企业整改问题数百个。他强调,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环保执法人员要当好“守护人”、“服务者”和“实干家”。

付怡然还分享了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进行非现场执法和精准帮扶的案例,展现了新技术在环保执法中的应用与成效。他表示,将继续战斗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前沿,守护好祖国的碧水蓝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晨茵

“转载请注明出处”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