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传奇:临沂糁(sa)
在山东临沂,有一种美食,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这座城市的饮食名片,它就是“糁”。一碗热气腾腾的糁,承载的不仅是当地的饮食文化,更蕴含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溯源:千年传承的饮食密码
糁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说苑·杂言》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让我们初窥其古老的身影。而在清康熙年间编撰的《沂州志·秩》中,罗列的“糁食”多达16种 。相传,糁源于古代西域,是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元朝时,一对回民夫妇从元大都(今北京)来到临沂,带来了这种名为“肉糊”的美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糊”在临沂落地生根,经过不断改良,于明朝正式定名为“糁”,自此开启了它在沂蒙大地的传奇之旅。
解放前,临沂城有8家糁铺,黄家、刘家的鸡肉糁和陈家牛肉糁名噪一时。1946年,陈毅同志驻临沂时,就曾是黄家糁铺的常客。如今,历经岁月沉淀,糁不仅在临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还走出临沂,在上海、青岛等地开设了糁馆,上海国际饭店和济南南郊宾馆更是聘请临沂制糁技师,让糁登上了大雅之堂。2013年,糁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沂蒙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匠心:铸就独特风味
一碗地道的糁,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其以鸡肉、牛肉或羊肉为主料,搭配麦仁、面粉,再佐以葱、姜、盐、胡椒粉、五香粉等多种调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熬制而成。
熬汤是制作糁的关键环节,老味道糁馆的店主坚持用特制的传统大泥缸熬制糁,一熬就是数小时,让肉香与麦仁的醇厚充分融合,使汤变得浓稠鲜香。为了冲调出漂亮的蛋花,师傅需将煮沸的高汤举到半米高空,手腕一扬,沸汤如瀑布般冲下,瞬间将蛋液冲散,形成鲜嫩的蛋花。
糁口味丰富,“热、辣、香、肥”是其显著特点。热乎的汤羹,驱散了清晨的寒意;胡椒与生姜带来的辣味,刺激着味蕾,让人食欲大增;浓郁的肉香、麦香,以及香料的独特香气,交织出诱人的香味;而汤中的油脂,赋予糁醇厚的口感,却又肥而不腻。牛肉糁里,牛肉片滑嫩鲜香,肥瘦相间;鸡肉糁中,鸡丝鲜嫩,汤鲜味美,每一口都让人陶醉。
共情:融入生活日常
在临沂,喝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晨,街头巷尾的糁馆热气腾腾,食客们络绎不绝。人们或是搭配油条、油饼,或是就着烧饼,享受这一顿美味的早餐。对临沂人来说,糁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更是一种情感寄托,承载着儿时的记忆与浓浓的乡情。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糁也搭上了线上的快车。朝阳糁馆通过上线美团拼好饭,推出高性价比套餐,吸引了众多年轻顾客和外地游客。线上线下的结合,让糁不仅守住了传统,还开拓了新的市场。
一碗糁,见证了临沂这座城市的变迁,传承着千年的饮食文化。它用独特的味道,诉说着沂蒙大地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食客的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你来到临沂,一定要品尝这碗别具风味的糁,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体验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