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豆腐咯,新鲜的水豆腐咯!”儿时,每每临近正午时分,村里总能听到长一声短一声的吆喝。
那时,生活水平相对落后,村里时常会有货担郎走村串户地叫卖,那货物有可口的零食,有香喷喷的烤鸡、烧鸭,当然也有雪白的水豆腐。当时家里穷,买不起零食、烤鸡和烧鸭之类。而水豆腐最为廉价,只需3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块。倘若没钱,也可以打半斤黄豆换取一大块。尽管价格低廉,但其营养价值高,又美味。尤其是夏日,天气炎热,来一碗水豆腐,加点白糖搅拌均匀,一边乘凉一边吸溜,解暑降温,其乐无穷。
因此,每当远远听到卖水豆腐的吆喝声,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拿着陶瓷碗蹲坐在自家大门口,静静地等待。记得小时候,每逢等待之时,我的脑海中都会一遍遍地浮现出津津有味地吃水豆腐的情景,想着想着,双手就会紧紧地攥成小拳头,目不转睛地望着村口,焦急地跺脚道:“怎么还没来,真是急死我了!”
当吆喝声来到不远处的拐角时,我已耐不住性子,拿着碗飞跑过去,将陶瓷碗伸向商贩道:“我要一块!”记得那商贩是个年约五十的男子,皮肤黝黑、两鬓斑白,穿着一件陈旧的迷彩服,很是慈祥和蔼。“好勒!”商贩把担子轻轻放下,掀开盖在豆腐上的白布,拿起小铲子在豆腐上轻轻划个十字刀,从底部铲起一大方块又白又嫩的豆腐放到我的陶瓷碗里。我接过豆腐后飞快地跑回家,往豆腐里加些白糖,搅拌均匀后舀起一勺放进嘴里细细品尝。豆腐的鲜嫩清凉与白糖的甜刹那间盈满口腔。正是这样朴实而又美味的糖拌水豆腐,陪我度过了单调而乏味的童年。
后来我远离故土到异乡求学,每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有一次回去时,发现走村串户卖水豆腐的商贩不见了。问了母亲才得知,商贩们在集市上已经有了固定的摊位。听到这,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失落,犹豫再三,对母亲说:“那我到集市上去买点回来。”母亲连忙摆手道:“不用去,我给你做,想吃多少都可以。”听母亲这么说,我有些惊讶:“妈,您什么时候会做水豆腐了呀?”母亲笑而不语,一旁的父亲却按捺不住:“你妈看你这么喜欢吃水豆腐,今年暑假时专门学的……”父亲絮絮叨叨地说着,而我的眼睛早已湿润。
母亲舀来黄豆,清洗干净后浸泡一晚,待全部泡发后将其磨成浆,倒入帆布袋里进行挤压,再将挤压出来的生浆倒入锅中煮沸,一边煮一边加入适量的石膏水进行搅拌,最后调小火静焖几分钟,熄火后在上面铺上一块布静待20分钟左右,水豆腐就做好了。母亲说:“水豆腐必须要经过浸泡、研磨、煮筛等工序,才能成型,人生也是如此,要历经艰苦、奋力前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听着母亲的话,吃着鲜嫩的水豆腐,我的心里暖暖的。(甘婷)
《中国食品报》(2025年03月19日08版)
(责编:王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