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
酒店餐饮
春光揉碎榆钱中
来源:中国食品报 编辑:名瑫 9971
春光揉碎榆钱中

      三月,榆树梢头缀满了翡翠色的圆片。那是榆钱,北方原野最早的春信。晨雾未散时望去,一树榆钱仿佛悬在空中的青玉盘,雨珠顺着叶脉滚落,叮咚声里能听见整个春天的心跳。

  榆钱的形状总让我想起旧时的铜钱,只是这铜钱是活的,会呼吸的。新生的榆钱约莫铜钱大小,薄如蝉翼,边缘微微内卷,像是被春风熨烫过的裙裾。叶面上有极细的纹路,要凑近眼前才能看清。

  家乡的老榆树枝桠虬曲如篆,新绿却似水墨泼洒,枝头沉甸甸的绿云仿佛随时要滴下青汁来。记得幼时随母亲去采榆钱,脚下的春泥氤氲着新翻的土腥气,竹竿顶端绑着弯月似的镰刀,轻轻一勾,漫天便下起翡翠雨。

  最妙的是清晨采下的榆钱,露水还在叶面上打转。榆钱在竹篮里叠成层层绿云,缝隙中漏下的光斑像散落的银币。拿指尖捻起一片对着朝阳,能看见淡青的经络里流淌着金线。这时候的榆钱最是清甜,凑近嗅闻,有股新雪裹着蜜糖的清冽甜香。母亲说榆钱要带露采,沾了太多日头就老了,嚼起来会泛苦。

  母亲做榆钱饭时,厨房里总会飘出草木苏醒的气息。她将榆钱浸在井水中,青碧的圆片便在水面跳起环舞。洗净沥干后拌上玉米面,金黄的粉末裹着翡翠,像是把整个春天的颜色都揉进了陶盆。灶膛里松枝噼啪作响,蒸笼腾起白雾时,榆钱特有的清香便愈发醇厚。待蒸汽凝成水珠沿着笼屉滑落,掀开盖子的刹那,满屋都是湿润的绿意。这时候的榆钱饭松软如云,玉米的甜糯与榆钱的清苦在舌尖缠绵,竟比得上江南的艾草青团。

  榆钱粥则是另一番风味。粳米将熟时撒入榆钱,青玉片在米汤里浮沉,像极了春溪中游动的小鱼。母亲总在粥里点几滴麻油,说是要锁住草木魂。榆钱粥喝下肚,五脏六腑都浸在温润的春日气息中。若是遇上阴雨天,母亲便把榆钱裹上面糊炸成金镶玉的圆饼,焦脆的外壳咬开后,青嫩的芯子还带着晨露的凉意。

  如今站在异乡的阳台上,看到楼下的榆树又抽新芽,总会想起老屋后那棵歪脖子榆树。它的枝桠曾托起我的整个童年,不知如今的树皮皲裂处是否还藏着当年刻下的身高印记。母亲在电话里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稀罕吃榆钱饭了,倒是城里人会开着车来采摘。如今母亲仍会在春分前后蒸一笼榆钱窝头。她说,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榆钱谢了,春天就真的老了。

  前日收到老家寄来的包裹,保鲜盒里的榆钱依旧青翠。蒸饭时水汽氤氲,恍惚看见母亲站在老榆树下,竹篮里盛着的何止是榆钱,分明是揉碎的春光。

  (吴镝)

 

《中国食品报》(2025年03月12日08版)

  (责编:王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