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通过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治理,“四维发力”全力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统筹谋划建机制 源头治理下好“先手棋”
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印发实施方案,建立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部署完成时限。针对掌握的农村食品突出问题,制定风险管控清单,逐一分析研判,明确重点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同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策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靶向施策抓关键 全链打击拧紧“安全阀”
聚焦小商店、小餐饮、小作坊、校园周边、农村集市和旅游景点等重点领域,实施“双随机+网格化”监管模式,坚持自查自纠与督促整改相结合、专项执法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重点整治无证经营、过期食品、“三无”、“山寨”食品等突出问题。通过在日常监管、案件查办、监督抽样、投诉举报和舆情监测中发现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规范一处,形成动态管理清单,靶向治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
重拳出击除风险 安全监管打好“组合拳”
一是开展食品专项抽检,以食用农产品、酒类等消费量大、风险隐患相对较高的食品为重点,完成食品现场抽样检测131批次,合格率94.8%,不合格食品下架率100%。二是加强监管执法,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经营主体625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8份,对52家违规经营单位予以警告处罚,查办案件23起,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多元共治聚合力 社会协同筑牢“防火墙” 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开展“食品安全进村社”系列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全方位提升农村群众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辨别能力。创新实施“红黑榜”公示制度,评选放心消费示范店42家,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推动农村市场经营环境提档升级。
来源丨双浦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