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碰撞证情谊
穿梭于各具特色的项目现场,“两岸融合”“心灵相通”俯拾皆是。
循着小吃城仿古的石板路走街串巷,在道路两旁“士林大香肠”“大黑松汽水”等充满台湾元素的标牌指引下,一间古色古香的“沙县闽台客栈”映入眼帘。推门进屋,醒目的“黄家酥屋”柜台上,冬笋饼、凤梨酥等原汁原味的台湾食品一应俱全,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制作花生酱蛋卷,浓郁的香气四散开来,吸引不少游客进店围观品尝。
“我就是被这香味‘诱惑’来的。”市民庄女士举起手中咬了一半的蛋卷说,“酥酥脆脆的口感我很喜欢。”“还有这花生酱凤梨酥,听说是店里的‘明星产品’。”朱女士接过话茬,向记者推荐道,“清香的凤梨酥配上醇厚的花生酱,两种滋味融合得很好,非常值得一试。”
“我们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偏好,精心调配了多款‘花生酱+’特色美食,市场反响良好。”沙县闽台客栈负责人黄昱皓说,闽台两地一衣带水,饮食文化同根同源。“衷心希望两岸同胞能借着小吃节契机,开展更多交流,就像这花生酱与凤梨酥一样,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在“九份芋圆烧仙草”美食摊前,往来的食客络绎不绝。“我家从奶奶那辈就开始做芋圆了,算是一门家族手艺。”来自台湾新北市的吴嘉华是这方美食摊的主人,看着游客品尝自家甜品时享受的神情,她感到十分开心。“我想把这份传统台湾味道带到这里,让大陆朋友也尝一尝。”
“早就听说沙县小吃的名声,刚到沙县,我就去吃了这里的拌面与扁食。”台湾摊主胡弘鸿热情地将热气腾腾的餐品递给顾客,台湾“大肠包小肠”、爆汁一口肠等是他的招牌。“我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学习一下地道小吃的做法,回去给台湾食客尝尝鲜。”
小城升腾烟火气
鼓声隆隆,肉香浓浓。午后的东门古街显得尤其热闹——“食尚两岸·香聚沙县”两岸小吃技艺千人体验活动在此举行。包括600余名台湾同胞在内,近千名嘉宾齐聚,在当地小吃制作指导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体验扁肉与蒸饺的制作流程。
“肉馅一次不要沾太多,轻一点别把皮弄破……”台湾游客叶文吉向前微微倾身探头,仔细观察小吃指导员的每一个动作,认真学习包扁肉。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下锅蒸煮,他的脸上满是笑容:“很兴奋,第一次体验与这么多人一起做小吃。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的氛围让我觉得非常温馨。”
身着学士服,对着手机镜头记录制作过程的点点滴滴,台湾世新大学学子谢础与林芷翎凭借独特扮相,在现场吸睛不少。“与台湾口味相近的美味小吃、适宜的气候和浓厚的历史韵味,让我们感觉非常舒适。”临近毕业的两人,期待用这次独特的交流体验为学生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人们常说,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与饮食文化息息相关,沙县的人间烟火让我印象深刻。”在大陆交换学习的谢础深有感触,“希望能借交流机会多走走看看,感受更多历史人文。”
阵阵蒸汽升腾,一锅锅扁肉蒸饺新鲜出炉,两岸嘉宾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尝凝聚着辛勤劳动的美味蒸饺,一边轻松地话着家常。以小吃为媒,相隔两岸的心在此相融交织。
路跑情牵两岸心
12月8日清晨,天气微凉。沙县如意湖湿地公园内却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领操员的带领下舒展身体,为即将开始的“食尚两岸·香聚沙县”2024年海峡两岸小吃美食路跑做热身准备。
“我喜欢跑步,争取今天跑个前几名!”“听说这回有不少小吃,我是来‘一饱口福’的。”还未开赛,选手便讨论起各自的参赛目标,热烈的气氛驱散了初冬的寒意。
氛围欢快、独具城市特色的美食路跑,是本届小吃节别出心裁的创意。与传统比拼速度的跑步比赛不同,全长5公里的活动赛道上,设有4处美食品鉴站点,提供豆腐丸、金包银等沙县小吃以及凤梨酥、牛轧糖等台湾美食。穿行于青山绿水间,选手可根据喜好,或追求速度,或品味美食,在健康绿色的路跑氛围中感受浓郁的美食文化。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边运动边吃的活动,感觉非常有趣,趁周末带孩子来体验一下。”尤溪跑友田先生在网上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让孩子感受来自宝岛的特色美食文化,寓教于乐。”
除了趣味氛围与可口美食,两岸同胞间携手同行的真情,更为活动添上一抹亮丽底色。
“这块儿路滑,小心脚下。”“吃了东西后慢点跑,当心岔气。”……赛道上来自陌生人的句句暖心提醒,给初来沙县的台湾选手高妍柔留下深刻印象:“起初是抱着好奇参加比赛,可赛道上选手互相照应的话语给了我别样的亲切感,大家本就是一家人。”
数据显示,活动开幕4天以来,沙县区共接待游客49.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3.37亿元。(罗昱伦 庄紫怡 许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