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不仅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去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提出“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今年6月,巴中市巴州区宕梁街道从老年助餐服务“小切口”入手,依托社区养老综合体,探索为老暖心服务新路径新举措,打造提升“幸福食堂”长效运行机制,让老年人就近吃得饱、吃得好,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资源集成化,解决“吃饭难”的问题。在建设前期,以“养老+民生”为导向,对辖区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题调研。经梳理,辖区约400名老人存在“吃饭难”问题,老年群体的就餐“小事”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大事”。在建设阶段,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争取建设经费,为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改建街道社区闲置房屋,有效节约前期投入成本。在运营阶段,社区幸福食堂与宕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社工站结对共建,建立“健康卫士”实践基地、健康服务站、智慧居家照护空间,提供医、食、住、行“四助”养老服务。
价格亲民化,解决“吃得贵”的问题。一方面,采取“社区用房减租、企业经营让利、政府适当补贴”等方式,支持经营主体“保本微利”运行,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另一方面,整合微网格员、美团外卖等力量提供送餐服务,推出包席套餐、棋牌娱乐等增值服务,提升企业运营效益。社区食堂开办以来,日均就餐人数达200余人次,每餐费用15元,80岁以上老人每餐只需付费12元。同时推出月卡套餐,每餐享受3元优惠,办卡人数已超过300人。
食谱定制化,解决“吃不好”的问题。严把“食材关”。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亲自抓、食品安全员专人负责的食品安全包保制,对供应商进行资格筛查,每日坚持食品留样,确保食材当日购、当日食、当日清。严把“烹饪关”。按照相关建设标准,建成“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质量可评”的标准化老年食堂,制定食堂卫生、食品安全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工作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确保吃得安全。严把“营养关”。推行“专业指导+精准定制”模式,针对一般人群、特殊人群、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定制特色菜谱,根据气候规律,围绕当季主要食材,推出“每周一碗食疗汤、每天一道养生菜”,确保吃得可口。
编辑:文巧
来源于中国网:如有争议立刻删除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