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独宠d8 2024-07-30 03:44 湖北
编辑:名瑫
时间:2025-03-17 01:29:46
赵瑞茂 男 汉族 2000年12月出生 陕西宝鸡岐山县人
中国旅游饭店烹饪协会非遗烹饪技艺传承人
2023北京最美怀柔工匠交流赛金奖
2019北京怀柔区个人赛最佳青年突出奖
北京潮府林苑餐饮公司烧味出品总监
曾在太阳湾柏悦酒店 丽晶酒店等多家奢华酒店工作
曾任北京厨房 粤菜王府等米其林黑珍珠餐厅主管职位
赵瑞茂从小就热衷于美食, 初中毕业后便坚持自己的梦想,选择了烹饪行业。进入陕西旅游烹饪学院中餐系学习。 在校期间更是努力学习各种技术,是全校的技术标兵。
临近毕业时全球著名酒店集团凯悦集团下的超奢华酒店三亚太阳湾柏悦酒店恰好来校择选三名员工,在全学院众多的面试者中他用朴实好学的性格及其过硬的技术成功的拿下一个名额,年仅十七岁的他也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offer
第一份工作就加入当时三亚最奢华的酒店 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但赵瑞茂也深知自己肩上的压力和父母的期待,并没有庆幸选择放松自己反而更加勤奋。 在这里受到了众多有着餐饮业黄埔军校之称的“利苑”系师傅们的着重培养,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之后赵瑞茂加入了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奢华品牌丽晶酒店担任烧腊副主管,
当时年仅十九岁。在这个年纪能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当中受到重用是非常少见的。也跟随着担任多家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的特级厨师胡平果师傅接触到了更高水平的菜品,胡平果师傅丰富的阅历和严厉的做事风格让他严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以后的日子里赵瑞茂经常比别的同事提前两三个小时到公司,只为能早点完成手头工作,能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两年后赵瑞茂已然蜕变成一位成熟稳重的师傅。对于装盘
菜品的理解也早已不可同往日而语。他的勤奋好学也受到了众多同事领导的认可和喜爱。
2019年在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听到了“北京厨房”刚好需要一位大厨。这个有着
粤菜教父
之称的古志辉师傅创办,连续多年获得米其林称号的餐饮界更高殿堂的餐厅。对于这个机会,他肯定不会选择错过。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奔赴。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还是如愿以偿的进入了这家盛名已久的粤菜餐厅。
(改良创新产品鸽吞翅)
古师傅的精益求精,让我对粤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例如挑选乳鸽,必须要精准到乳鸽的出生天数和重量,分毫不差,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食材就会被退货。”
赵瑞茂说,有一次供应商拿来的乳鸽,比原定要求重了一点,古师傅便要求供应商必须更换,否则宁愿断掉货源,也不给客人吃不合格的菜品。
“我想做这样的大厨”赵瑞茂坚定的说道。
2021年赵瑞茂遇到了另外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贵人—现任北京潮府林苑总经理的王玉龙师傅,两人同属于北方人在做粤菜,有着共同的话题和爱好。在这里他受到了重用,时任粤菜王府行政总厨的王玉龙被其出色的烹饪技术及朴实的性格所打动。给了他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发挥空间,并在以后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北京最美怀柔工匠交流赛金奖)
在菜肴出品的质量把控上,赵瑞茂也十分注重稳定。而做到稳定的秘诀,就在于坚持。他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到后厨品尝、试味,最大程度上保证每道菜的口味稳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没有人能保证食材每一天的品质都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菜(指食材)和昨天的菜可能是不同的,今天的菜和一个月前的菜又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做到出品稳定,赵瑞茂唯有采用最“笨”的方法,那就是每天去品尝、试味,根据当天食材的不同,在烹饪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每天到后厨去查看一下当天食材的品质,再进行试味,这已经成为赵瑞茂的一个习惯了。
他笑称,这就是自己的“执着”,虽然枯燥又重复,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有回报。
在烹饪上,赵瑞茂也坚持自己的“适中”。尽管现在很多厨师和餐厅会采用一些相对高科技的手段去烹饪某道菜。但是赵瑞茂始终认为烹饪手段是难以相互替代的。他拿烤乳猪举例,他说明火炙烤和油炸都能将乳猪炙熟,但是味道却大相径庭。油炸速度快,但未必有炙烤的风味佳。更不用说有些人在炙烤的时候还采用了一些带有特殊香味的木头,在烤制过程中,木头的香味会慢慢渗入猪肉之中,这是快速的油炸所无法比拟的美味。
(创新脆皮乳猪)
谁没个不如意的时候,赵瑞茂自然也经历过起起落落,但他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生活对你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赵瑞茂笑说,人一辈子不会一直苦的,总要怀着希望才会有奔头。
赵瑞茂坚信,创新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他不断探索新的烹饪技术和食材搭配,为顾客带来独特的美食体验。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与适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厨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只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市场洞察力,就能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厨师就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迎接市场的挑战。”
厨师的职业就是做菜,技术靠的是传承,但是提升才华、继承创新,又要不断地坚持读书学习,在工作实操中总结经验,提高标准,把新的科技与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烹饪技术实操的工作中,方能真正地提高自我认知,去传承、发扬创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