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日,南大“校猫”被钢珠打碎头骨?|动物虐待何时休

来源:中国生物救护与科学伦理   编辑:刘军  
时间:2025-05-27 21:49:03  

校庆日,南大“校猫”被钢珠打碎头骨?|动物虐待何时休

据《上游新闻》报道,5月20日,有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校猫”疑似被人用钢珠打碎头骨。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1748353880321.png

5月21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南京大学保卫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学生反馈的情况后,看了一夜监控,目前还在寻找嫌疑人。 

 根据爆料贴显示,受伤的是一只橘黄色的猫,这只猫是南京大学的网红猫之一“大橘子”,被不少同学称为“校猫”。20日早上,被同学发现受伤后送医治疗。根据CT显示,一颗圆状物体嵌入了猫的头骨中,疑似是钢珠。目前,受伤猫咪仍在医院抢救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5月20日是南大校庆日。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后,有网友认为:“首先,国家必须要尽快将《反虐待动物法》立法,同时要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完善成为《动物保护法》!英国200年前就通过并实行了全球第一部反虐待动物法《马丁法案》,值得被借鉴。”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校园里猫咪的相类似经历,写到:“我们学校的这只小猫也是,现在脑袋里还是有钢珠,瞎了一只眼,那个位置不好取出来,它现在还是一直很亲人,一直很好!” 

 也有网友对关爱流浪动物持不同意见。“能给流浪猫做节育比较好,野猫对生态环境干扰太大。”“怎么各学校都有猫狗的影子?想要强迫人人接受猫狗?试想,人在学校里散步,突然钻出一猫狗吓一跳,运气差的反应不对,某些害怕动作犯了猫狗禁忌,还遭到袭击。别人凭什么为你的爱好承担风险?” 

 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重点:一是,对学生虐待动物行为的担忧。毕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心理扭曲的人应该及时给予一定的心理矫正;二是,对虐待动物行为污染社会风气的担忧,亟盼立法;三是,对流浪动物激增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担忧。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是最不应该发生动物虐待事件的地方。然而,学生动物虐待的日常化和低龄化趋势,让人不得不去审视这些动物虐待事件。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是否有思考过,我们究竟期望培养出怎样的下一代?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心理扭曲的问题少年。那么,我们现在的所思、所想、所行,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笔者认为,我们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并有别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人性。正如“非洲圣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所言:“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人性本是人人都具有的本性,而在某些人身上却成了“稀有资源”,实在让人无法不担忧。南大“校猫”虐杀事件,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地方了!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 |韦琦    

审核 |Cherry、橡树      

排版 | 语  

图片由志愿者提供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电脑版触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