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返回上一页

杭州老年食堂2.0版 目标:全龄共享

时间:2025-04-20   浏览次数:26351  

早上8点,杭州上城区凯旋街道的“小巢里”社区食堂,朝阳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老人和上班族各自挑选着喜欢的早餐……这样的场景,正成为杭州城乡老年食堂的日常。
这几年,杭州的社区食堂频上热搜:最低五折的实惠、花样百变的套餐、启用无人机的送餐方式等,让老年食堂吸引众多拥趸。
而从今年5月1日起,杭州老年助餐新政策将正式落地。
此次新政,在优先保障老年人用餐便利,保持60岁以上老人消费8折、80岁以上7折、90岁以上5折优惠的基础上,鼓励社区食堂采取优化就餐时间、划定就餐区域、提供差异菜品、实行差异收费等措施,满足青老群体不同的用餐需求。
这也意味着,杭州将对城乡老年助餐服务进行创新性差异化设计,同时推动老年食堂升级为“全龄共享食堂”。
如何让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是此次“新政”的重点内容之一。
“好多年轻人都以为我们这里是咖啡店而进门的。后来就留下来吃饭了,成了常客。”拱墅区王马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的运营方是社区里开了30多年的一家老店,在升级过程中特意打造了茶咖区——窗边的座位很适合喝杯咖啡看看风景。负责人介绍,现在超三成的客户都是年轻人。
吸引优质社会餐饮企业的参与,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助餐服务都是社区食堂正在努力的方向。
如今,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正逐步面向市民公众开放,开展多时段经营,杭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颖表示:“我们鼓励拓展休闲、烘焙、微型超市等功能,丰富经营业态,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在西湖区小和山未来社区食堂,近期推出的夜宵服务得到了周边高校学生的一致好评。这家社区食堂的定价也十分亲民,哈密瓜、龙眼等水果与肉的烧烤套餐,单人份18元,双人份38元。
此外, “新政”还提出,在农村地区积极发展“移动式”送餐服务。在现实中,已经有老人家吃上了无人机送来的饭菜。
随着“唰唰唰”的螺旋桨声,一架无人机搭载着村里22位老人的中饭,降落在桐庐县横村镇凤联村宋家自然村老年活动中心前。
“3公里外的老年食堂,现在送餐只需几分钟,老人家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横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省首个山区无人机助老送餐项目,将为凤联村5个自然村的168名山区老人提供餐食配送服务。
截至目前,杭州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农村地区共建有老年食堂1500多家,村社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仅方便了老年人,也让更多无暇烧饭的年轻人在家或单位门口就能享受幸福“食”光。(盛锐 陶悦清 李梦一)


电脑端触屏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