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监管部门在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时发现,一些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微信等私域渠道设下陷阱,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神药”“神品”。为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警惕私域直播间里的这些骗局。一段时间以来,私域直播间“坑老”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心理,先以“社区义诊”等线下活动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添加微信、加入微信群,
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 第1号)有关规定,决定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通知要求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徐鹏航、彭韵佳)以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为重要抓手,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国部署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并于6日公布八起典型案例。 这八起典型案例包括:甘肃省兰州市天天好药房敛卡套刷、倒卖医保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湖北省武汉市康恩健等九家药店参与倒卖医保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湖南省长沙市德轩堂药房有限公司伪造处方骗取医保基金;江西省抚州市为民大
国家卫健委: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4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国家卫健委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的整治力度。医疗科普现已成为中国各大网络平台上备受关注的内容。胡强强说,当前,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胡强强指出,但是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在当今社会,药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新规明确,不扫码销售药品,医保基金将拒付,为公众
夏日高温来临,饮料市场迎来消费旺季。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药食同源”等概念快速向饮料行业渗透。 今年“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北京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618’商超吃喝调研问卷”结果显示,有49%的消费者青睐购买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中式养生水”。“药食同源”概念受到关注。 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包含药食同
阅读提示当前,一些中药材价格虚高,部分中药材药效差距大,患者难以辨别。记者采访了解到,中药材的价格受到药材产地、炮制方法、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而患者个体差异、中医师学术流派与经验、药材质量与供应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中药处方的差异。“抓7天的中药花了好几千元,价格合理吗?”近日,来自陕西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备孕期间为调理身体去一家中医馆就诊,医生开具了药方,“7天一个疗程,费用8000余元,
炎炎夏日,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等“国民解暑药”,是许多家庭的夏季常备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出现用错的情况。清凉油 风油精功效用法不同 不能混用先来看清凉油和风油精到底应该怎么用。清凉油和风油精有何区别?清凉油里的樟脑本身是一个开窍的中药,所以它对于缓解头晕、头疼、鼻塞、中暑等症状,效果会好一些。风油精中的水杨酸甲酯属于水杨酸酯类衍生物,具有局部镇痛、抗炎及消肿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外用缓解
近日,明星辟谷冲上热搜,“人粮”引发各界热议之际,我们精心策划本期专题。聚焦现代人饮食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以科学视角解读这些饮食现象,为大众提供理性看待饮食潮流的参考,助力读者寻找契合自身的生活平衡点。近期,某款被冠以“人粮”之称的代餐产品在网络平台持续走热,月销量高达2.6万件,累计售卖额达到40万元,其宣称“两勺粉末加水摇匀即可解决一顿饭”,凭借便捷性引发广泛热议。从预制菜到代餐粉,从冷冻帕尼尼
“总债务达到4400万元,医院目前的收入已经不能维持正常运转……全体人员集体解聘合同,立即执行。”连日来,这则署名为江苏泗洪老年病医院的通知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关注。6月17日,在这家医院工作多年的护士张女士介绍,通知发布前医院已拖欠数月工资,社保也存在未完全缴纳的情况。工作人员有一二百人,已有数十人离开。张女士称,她不认可医院给出的解决方案,已向人社部门反映,对方已经介入。目前医院还在营业,她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