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zgspanw.com
编辑:刘军
时间:2025-05-23 18:33:08
近日,安徽省无为市姚沟镇纪委副书记沈玉琴来到飞雁村,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沈玉琴走上塘埂,向蟹农们了解商品饵料的质量和价格情况,并对“电商扶持”“送技下乡”等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走访监督。
无为市水产养殖规模较大,养殖面积稳定在23.3万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达15.8万亩。在这里,一只只膏肥黄满的螃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之前,我们的螃蟹线上推广难,外销的物流成本也高,养螃蟹只能挣个辛苦钱,多亏纪委帮我们打通了堵点,现在螃蟹不愁卖了。”成泽家庭农场场主叶成泽一边查看塘口溶解氧数据,一边向沈玉琴介绍。
此前,为推动解决螃蟹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点题式”监督电商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严督“资金关”和“服务关”,破除政策执行“中梗阻”,推动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合作,建立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电商站点为基础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商基础设施和服务。如今该市物流服务网点近300个,电商物流配送实现村级全覆盖。
为了更好擦亮“无为螃蟹”品牌,该市纪委监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聚焦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招投标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对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配套建设中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开展全过程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该市纪委监委“跟进式”监督水产养殖行政审批和执法监管情况,重点检查许可事项合规性、审批流程透明度以及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坚决杜绝“人情审批”和“选择性执法”,增强养殖企业和蟹农们长期经营的信心;聚焦公用品牌滥用问题,通过座谈研讨、一线走访、调阅资料等方式,查看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盲目扩大品牌使用范围、放任企业“搭便车”等行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无为市农特产品互联网防伪溯源系统,以良好的信誉共同维护“无为螃蟹”的声誉。该市已形成种苗培育、生态养殖、渔需服务、冷链物流、产品加工、餐饮销售、品牌推广等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还带动休闲垂钓、农家乐等业态发展,有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针对部分惠农政策“空转”、养殖户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紧盯产业关键环节,对规范养殖生产资料监管、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科学养殖技术普及等方面开展“嵌入式”监督。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深入农资经营门店、养殖基地,重点检查蟹苗、饲料等的质量安全及购销台账,运用大数据比对农资备案信息,严查假冒伪劣、违规添加剂等问题;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方式,全流程跟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冷链物流等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全过程,重点核查项目验收核查和奖补资金拨付情况;聚焦“送技上门”频率及规模,查看养殖技术培训是否存在走过场问题,首席专家工作室结对帮扶制度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科协等部门优化技术推广机制。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根据督查结果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实施“业务闭环+监督闭环”的双闭环整改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如今,“无为螃蟹”年产量已超2万吨,年综合产值超30亿元,全市已建立螃蟹养殖专业合作社255家、家庭农场212家,带动从业人员超5万人,养蟹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通讯员 袁晓露)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