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21302
公益巡演送来欢笑,全民阅读浸润心灵,棋艺比拼激荡智慧……在临沂市沂水县,一幅以文化为笔、以民生为卷的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沂水县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依托乡村书房、公益电影、文艺展演等载体,构建起“15分钟文化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多元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文化动能。
文艺下乡:唱响“家门口”的惠民大戏
鼓乐铿锵,戏韵飞扬。在沂水县村头巷尾,“黄河大集”民俗展演、“我们的村晚”文艺汇演等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舞台上,既有传统戏曲的婉转唱腔,又有乡村振兴主题小品的诙谐演绎;既有非遗技艺的活态展示,又有流行歌舞的青春律动。演员们以舞台为舟,载着优秀文化驶向田间地头,台下观众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掌声雷动,沉浸式体验着“文艺大餐”的魅力。
“我们把政策宣讲融入节目创作,比如用快板解读医保新政,用小品演绎移风易俗。”沂水县崔家峪镇文化站站长王本玉介绍。这种“文艺+政策”的创新模式,既让党的声音“活”起来,更让惠民举措“落”下去。今年以来,全县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30余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真正实现“小舞台”传递“大能量”。
书香润心:打造“零距离”的阅读共同体
3月9日,在崔家峪镇文化站的亲子阅读室内,8组家庭正共赴一场书香之约。文化志愿者刘琪手持绘本,声情并茂地讲述《一粒种子的旅程》,孩子们瞪大双眼,随着故事在奇幻的植物王国中遨游。随后的“种子魔法”手工环节,家长与孩子协作完成创意作品,指尖翻飞间既有童趣迸发,更流淌着亲情温度。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沂水文化惠民工程的常态。全县在阵地建设、服务保障、活动开展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以便利化、专业化、常态化的阅读服务,打通了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轻松享受“家门口的阅读”,有力推动书香沂城建设。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以前孩子总抱着手机,现在每周都催着我来文化站,阅读让亲子关系更融洽了。”
棋逢邻里:构筑“有温度”的乡村文化圈
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崔家峪镇南垛庄铺村文明实践站内必上演“智慧风暴”。“楚河汉界”旁,老中青三代棋手凝神屏息,指尖在方寸棋盘上运筹帷幄。围观村民时而低声探讨棋路,时而为妙手喝彩,小小的文明实践站化作传承千年的文化道场。
“过去农闲时大家爱打牌,现在都来切磋棋艺。”村党支部书记徐一科指着墙上的“棋王榜”介绍。南垛庄铺村将象棋文化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组建棋艺社团、举办季度擂台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沂水县以文明实践为载体,将文化服务嵌入百姓生活肌理。这些“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不仅点亮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阅读室内书声琅琅,文化广场歌舞翩跹,棋枰之间智慧流淌,共同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华彩乐章。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