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11
在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大孙家马庄村的煎饼加工车间已飘出阵阵谷香。“手工摊制是我们坚守的乡愁记忆,无添加剂的健康煎饼是我们坚守的品质目标。”站在煎饼坊标准化车间里,看着一批批品质上乘、包装精美的煎饼“整装待发”,临沂市优秀四雁人才、临沂八姐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树轩脸上漾起笑意。
孙树轩,1990年10月出生,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大孙家马庄村人。大学毕业后,孙树轩在太阳能行业摸爬滚打,凭借努力积累了创业资本。2021年,当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齐鲁大地,在市农业农村局四雁工程政策号召下,31岁的他毅然放弃城市里的事业,带着全部积蓄回到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沂蒙煎饼养大了我们。”怀揣对家乡的深情,他创办临沂八姐妹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现代化车间,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将祖辈的石磨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推出无添加剂的健康煎饼,让“土煎饼”穿上“科技衣”,走出深山,闯进全国市场。从跑市场、拓渠道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品质与诚信,让产品迅速打开销路。
坚守品质,是孙树轩始终不变的追求。严选沂蒙山五谷杂粮,拒绝防腐剂,用净化水与高温锁鲜技术,让每一张煎饼都饱含山野的清香与健康的底气。为了让“土煎饼”变身“金产业”,他带领团队在守正创新中破局,创新研发红枣、紫薯、火龙果等18种口味,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科技赋能,引入机器人设备,实现车间智能化、无人化操作,同时保留石磨研磨、柴火蒸制等古法,坚持标准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研发新型包装技术,延长产品保质期,推动沂蒙煎饼从“地方特产”向“全国品牌”跨越。深挖煎饼文化内涵,讲述“煎饼支前”的沂蒙故事,登陆《快乐向前冲》等电视节目,产品先后亮相沂水食品博览会、山东农博会,让煎饼不仅是美食,更成为传递沂蒙精神的载体,展示沂蒙文化的亮丽名片。
创业之初,孙树轩就立下“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誓言。公司优先招聘本地村民,提供技能培训,50余名村民变身“产业工人”,让留守妇女、中老年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企业员工中80%为周边村民,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以上。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长期粮食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小米、玉米等作物,带动300余户农民种植杂粮,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模式,每亩地增收超千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孙树轩还积极参与家乡公益事业,修路助学、公益捐赠,用行动诠释“新农人”的社会担当。
孙树轩还打造“沂蒙煎饼文化产业园”,推动非遗技艺体验、农旅融合,让游客们亲手摊制“支前煎饼”,感受非遗代表性技艺的温度。电商基地内,年轻人忙着剪辑短视频,让沂蒙煎饼的故事“飞”入千家万户。如今,企业实现年产值超千万元,小小煎饼成就乡村振兴的大梦想。
孙树轩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数字化工厂,推动煎饼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我们的目标,是让沂蒙山的味道香飘全国。”作为一名创业青年,从城市白领到乡村企业家,孙树轩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泽军 通讯员 王槊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