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文昌市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因食品安全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也为广大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如何维权提供了重要参考。
小A是一名高中生,一日,他像往常一样来到甲蛋糕店,精心挑选了三盒早餐奶。购买时,他特意查看了保质期,确保均在有效期内。当晚,小A饮用了一盒,并无异样。然而,次日上午在学校上课期间,当他满怀期待地打开第二盒准备享用时,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牛奶变得黏稠,已严重变质,根本无法食用。不放心的小A又打开第三盒,所幸这盒未变质。小A深知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录制视频留存证据,并妥善保存了变质奶样品,随后拨通了甲蛋糕店的电话。
甲蛋糕店得知情况后,让小A将变质奶带到店内检查,并承诺若确属食品安全问题,愿意赔偿1000元。放学后,小A带着变质奶来到蛋糕店,为以防万一,他全程录音录像。经蛋糕店现场检查,确认牛奶变质是质量问题,并非外包装破损所致。但此时,蛋糕店却突然变卦,只肯赔偿200元。小A无法接受这一结果,毅然将甲蛋糕店诉至法院。法院受理此案后,小A积极配合,向法院提交了购买记录、外包装图片、留样过程记录以及与蛋糕店沟通的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承办法官团队询问小A是否同意协商解决,小A表示,原本蛋糕店同意赔偿1000元,但后来出尔反尔,若现在蛋糕店仍愿赔偿1000元,他愿意撤诉。法官团队核查证据后,联系了甲蛋糕店。蛋糕店承认存在变质奶情况,称正与生产厂家沟通。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甲蛋糕店向小A赔偿了1000元,小A也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记者 杨作品 编辑 邹宇 林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