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宝伟
时间:2025-05-08 11:38:56
渝西腹地,濑溪河畔,烟火升腾。当一只只金黄油亮的卤鹅香飘街巷,重庆荣昌迎来了“泼天流量”——“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激增168.2%;29万只卤鹅被抢购一空,销量暴涨752.53%;零售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幅达258%。
这座曾以陶器、荣昌折扇、夏布织造闻名却“养在深闺”的千年文化小城,正借一只卤鹅的鲜香,打开尘封的文化宝盒,在网络流量时代的聚光灯下焕新登场。
面对空前热潮,荣昌没有耽于惊喜。古街商铺连夜亮起霓虹,非遗工坊推出卤鹅主题体验……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全产业链的加速布局,这座西南小城正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清醒,将偶然爆红转化为文旅破圈的必然机遇,谱写了从“养在深闺”到“声名远扬”的进阶篇章。
一只卤鹅激活城市流量密码
荣昌的火爆,源于一只卤鹅。
今年4月,重庆荣昌人林江,因五次跨城“投喂”外国网红“甲亢哥”受到关注,其投喂的“荣昌卤鹅”知名度也迅速提升,成了爆款美食,走红网络。
荣昌卤鹅是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深度交融形成的非遗特色美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本地白鹅营养价值高、微量元素多、油脂少,造就了荣昌卤鹅肉质软而不烂、鲜香爽口的特点。2011年,“荣昌卤白鹅制作技艺”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荣昌白鹅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五一”假期,荣昌城区的商业街里,大大小小的卤鹅店门口,游客排起长龙等待购买卤鹅,一些老字号甚至贴出了“限购一只”的字样。
“开了10多年店,来的都是周边的老顾客,像现在这样一天接待上千位外地客人还是头一遭。”荣昌卤鹅老店“小蒋卤鹅”的老板蒋达君说,“五一”期间,客流量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队伍从早上7点排到晚上10点,他叫来全家人帮忙,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以前一天卖五六十只,现在一天翻了10倍都不止,胳膊累到抬不起来。”
店内,店员蒋琳正在用手机直播,“家人们看清楚,我们每只鹅都是当天现卤、当天发货。”她将镜头对准剁鹅的案板,锋利的菜刀在卤鹅骨架间起落,金黄的卤汁顺着斩开的肌理流淌,弹幕瞬间被“流口水”“快上链接”刷屏。
这场从早到晚的直播成了店铺的“第二战场”,仅“五一”当天,线上销售订单就激增超10倍。而在半个月前,蒋达君还认为“做食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干啥”,如今他还专门安排一名员工在直播间里解答游客问题。
谈起荣昌火了后自己生意的变化,蒋达君指着储藏室里的包装盒说:“最近一天要用好几千个,真没想到家乡靠一只卤鹅火成这样,作为店家,能做的就是保证品质、传承技艺。”
街头一家快递点堆满印着“荣昌卤鹅”的泡沫箱,一些游客拎着卤鹅现场打包寄送,还有快递公司直接等在卤鹅店门口等待打包送货,承诺全国最快可次日达。
这只金黄油亮的卤鹅,早已超越了一道美食的范畴,成为打开城市的钥匙。
“荣昌卤鹅”有多火?官方数据显示,从4月初至月底,荣昌区1000余个荣昌卤鹅直播间销售额翻番,最高的单店铺销售增长超过1000%。荣昌卤鹅屠宰量增长500%,“线上线下”销量增长超过200%,快递单量增长超1900%,荣昌重点商贸企业日均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关联产业带动消费突破10亿元,环比增幅达155%。
花式宠粉变“流量”为“留量”
“五一”假期首日,荣昌北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高峰。
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荣昌区政府展现出高效的应对能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从交通疏导到旅游服务,从设施升级到文化推广,全方位提升城市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了迎接这些远方的客人,4条免费的“荣昌卤鹅美食观光专线”早已等候在车站外,将游客精准输送至夏布小镇、万灵古镇等热门景区。同时,荣昌城区所有公交线路除了免车票外,也延长运营时间,运营至晚上9点30分左右,比原来延长约3小时,实现了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区之间的及时对接。
多次刷到荣昌卤鹅的视频后,22岁的广东女孩张颖决定一探究竟。“我们潮汕卤鹅偏咸香,这边的卤味带着点花椒的麻,啃起来特别有滋味,完全超出预期!”她举着刚买的卤鹅腿,眼睛笑成了月牙。
“本来打算只待一天,现在民宿老板说还有万灵古镇的老巷子没逛,夏布手作体验也能试试。”张颖掏出手机,镜头对准卤鹅和背后古色古香的街道,“刚才发了条朋友圈,评论都在问地址,我准备拍个短视频讲讲荣昌的旅游体验,强烈推荐荣昌的免费观光车,从高铁站直接坐到景区门口,对路痴太友好了!”
说话间,她的手机又弹出几条消息,是广东的朋友看到她的定位后发来的“代购”请求。“看来回去得带两只真空包装的卤鹅了。”她说,“玩得好吃得好,真是不虚此行。”
为了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荣昌开展了“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对全区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荣昌还在各大景区设立了美食街区,汇聚了荣昌卤鹅、黄凉粉、羊肉汤等特色美食,让游客一站尝遍荣昌味道。
“花3个多小时转战高铁、汽车,再排几个小时队吃一只卤鹅的行为确实疯狂,但只要美味,就觉得值。”从浙江杭州赶来的游客戴悦乐说,“排队时,还有人给我们发凳子、提供免费充电设备,还送我手写旅游攻略,太暖心了。”
荣昌爆火后,街道上,修路、美化环境、清扫街道的工人们日夜忙碌;打卡点,无关的摊位让道了,遮雨棚搭起来,长年设置的栏杆因游客一句“绕道上厕所不方便”立即拆除;闹市区及时设置行李存放点、外地车辆停靠点,政府敞开大门,停车、公厕、茶水统统免费;过年才有的民俗表演“限时返场”,用最高规格招待八方来客。
用好流量推动“网红”变“长红”
流量浪潮中,荣昌没做“旁观者”。
当“荣昌江哥”的投喂视频在全网掀起波澜,荣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按下“快进键”:启动荣昌卤鹅非遗技艺传承人评选、开发卤鹅主题文创,推动“美食打卡”升级为文化深度游。当游客在评论区询问“五一去荣昌怎么玩”,当地政府迅速出台景区免费、公交车免费、停车免费等举措,同时成立专项指挥部提升城市品质“接流量”。
志愿者们穿上了印着卤鹅卡通形象的马甲,街头挂满了“荣昌欢迎您”的灯牌,城市雕塑补色刷新,新增了墙壁涂鸦……这座城市用“肉眼可见”的行动力,将网友的热情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
面对卤鹅突然暴涨10倍的订单,荣昌没有停留在售卖层面。当地政府打出“产业组合拳”: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联动银行提供10亿元专项授信,成立卤鹅产业研究院和产业联盟,请来西南大学、市畜科院的专家团队,开展白鹅品种改良与深加工技术攻关。
荣昌区还同步出台了《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4321”体系构建全产业链:从白鹅养殖标准化到中央厨房集约化,从社区零售到电商矩阵,目标是2026年全区卤鹅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百城万店”布局。
“荣昌卤鹅火爆之前,卤鹅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一是鹅的养殖,二是卤鹅的加工,后续没有过多延伸。”荣昌区招商局局长王利亮说,现在每天的需求量增长很快,未来会推动鹅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大上下游产业招商,目前已经进行了羽毛球相关企业的招商。
荣昌还把夏布小镇打造成卤鹅产业直播小镇,盘活了这个“冷淡”很久的古街。直播达人们对着镜头演示卤鹅的“十八般吃法”:卤鹅面、卤鹅粽子、卤鹅火锅底料,甚至将卤鹅与荣昌陶结合,推出“买陶罐送非遗卤鹅”的定制礼盒。“政府办的直播培训班教我们怎么打光、怎么互动,现在直播有时候能吸引几万人!”一名商家主播说。
数据显示,荣昌1000余个卤鹅直播间销售额集体翻番,最高单店销量增长1000%。
这是政府推动“非遗+”融合的一个缩影。夏布小镇的非遗研学馆里,游客可以体验“卤鹅包装夏布手绘”;万灵古镇的草坪上,“卤鹅野餐会”搭配竹编体验;就连半程马拉松赛,奖牌都融入了卤鹅与夏布的元素。
如何让“网红”变“长红”,荣昌区政府副区长王媛媛表示,将通过“提档景区品质、点亮夜间经济、深耕非遗传承、强化产业支撑”四大举措,让荣昌这座西南小城焕发新时代魅力。
相比一线城市,荣昌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接待水平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不少网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期待荣昌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夜幕下的濑溪河畔,千年古桥倒映着璀璨灯火。非遗传承人正在直播,大学生创客用卤鹅骨熬制火锅底料……这座曾沉寂的小城,正以滚烫的诚意与清醒的认知,书写着属于西部小城的进阶故事——它不急于用流量定义自己,而是让每一分热度都沉淀为可持续发展的养分。 (记者田金文 伍鲲鹏)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