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
编辑:志国
时间:2025-07-17 17:50:55
“原来发芽的土豆真的不能吃啊!”“食品包装标签藏着这么多学问呀!”随着本区各街道暑托班陆续开班,备受欢迎的食品安全科普实践课也再次走进课堂。
今年已是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团区委第四年在暑托班开设食品安全科普实践课,课程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升级,除了科普讲解,还有互动游戏、情景体验、现场实验,持续为孩子们的暑期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趣味教学播撒安全种子
与传统的食品安全课堂不同,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将满载着检测设备、互动教具的“流动科普站”搬到孩子们身边,更多地以互动体验和趣味实践激发兴趣、点燃热情。
在欧阳路街道暑托班,执法人员设置了多场景“情景体验剧场”。在“我是小小消费者”环节中,讲台摇身一变成为“超市货架”,执法人员现场指导孩子们如何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辨认出现胀包、变质等异常情况的食品。在“我是点餐小达人”环节,课堂变成了餐厅点餐场景,孩子们根据“菜单”选择菜品,执法人员引导他们辨识出毛蚶、炝虾等高风险违禁食品,讲解摄入不洁食物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提醒孩子们主动成为践行“制止餐饮浪费”的小达人。“我是小小监管员”环节模拟后厨检查场景,邀请孩子们扮演食品安全监管员,指导辨认“生熟混放”“半成品未加盖加罩”“冰箱内食品原料变质”等常见食品安全违规情形。
在曲阳路街道暑托班,执法人员设置“检测小实验”“网红零食闭坑指南”等互动板块,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药残留、油脂酸价、氧化程度、ATP(表面洁净度)等小实验,教孩子们从产品外观、食品标签、添加成分等方面辨别哪些零食是安全的。
根据暑托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区市场监管局专门设计了“食品安全科普实践课”,相比传统的食品安全宣讲,更具实践性和精准性。除亲手操作食品快速检测、模拟场景互动,还让孩子们参与到当天暑托班盒饭的检查中,通过学习使用中心温度计检测饭菜的中心温度,了解盒饭热链配送的知识。
执法人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求定制了课程模块,比如为低年级学生设计“清洗水果”“安全存放食品”等科学小妙招,为高年级学生解密“蔬菜和水果能互相代替吗”“保健品可以当药吃吗”等科普内容。此外,根据食品安全热点,课程还新增了“科学辟谣”“外卖食品安全”等内容,让孩子们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让食品安全知识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
除了课堂教学,区市场监管局还配套发放了《食品安全知识(学生篇)》,鼓励孩子们当起“家庭食品安全监督员”,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今年暑假期间,区市场监管局将在辖区各街道暑托班配送11节食品安全科普实践课程,覆盖8个街道、360名暑托班学生。通过“动手做+趣味学”的模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掌握辨别安全食品的技能,成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员”“监督员”,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食品安全。
记者:顾俪
图片:区市场监管局
编辑:顾俪
转自: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